- 註冊時間
- 2012-1-6
- 積分
- 8440
- 精華
- 0
- 帖子
- 1525
- 閱讀權限
- 100
- 最後登錄
- 2024-12-11
- UID
- 5
- 帖子
- 1525
- 主題
- 739
- 記錄
- 1
- 分享
- 0
- 日誌
- 213
- 閱讀權限
- 100
- 最後登錄
- 2024-12-11
- 在線時間
- 2326 小時
|
本帖最後由 hlperng 於 2023-6-28 17:54 編輯
可恃性 (dependability) 為描述產品可用度性能及其影響因子包括可靠度性能、維護度性能、與支援度性能的集合名詞,是產品(商品與服務)的主要性能度量,特別是包括硬體、軟體的可維修系統。
可恃性分析技術是在研發階段,決定產品可靠度與維護度等設計特性必須應用的重要工具,也是產品安全性的基礎。這些分析技法主要作為預估、審查與改善物品的可靠度、可用度與維護度之用。這些分析方法可在概念與定義階段、設計與發展階段、及營運與維護階段,就各種系統層級及細節程度,進行分析,以便評估、決定及改善物品的可恃性度量。這些分析方法同時可應用在與特定要求的分析結果作比較。
除此之外,這些分析技法同時也使用在後勤與維護規劃,以便推定維護與零件更換頻度,這些推定值通常決定大部分的生命週期成本要項,因此在進行生命週期成本與比較研究時,應該小心應用。
此次擬訂可恃性分析技法團體標準,為持續與國際接軌,選擇國際標準 IEC 60300-3-1:2003 為藍本。IEC 60300-3-1 總共說明 21 種可靠度分析技法,其中基本方法 12 種、精選支援方法 9 種,合計21種。其中基本方法包括:失效率預估、故障樹分析、事件樹分析、可靠度方塊圖分析、馬可夫分析、派萃網分析、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、危害與操作性研究、人員可靠度分析、應力強度分析、真值表、及統計可靠度方法;精選支援方法包括:潛行線路分析、最惡劣狀況分析、變異數模擬模型、軟體可靠度工程、有限元素分析、零件減額定與選擇、帕雷多分析、原因與效應分析、及失效通報分析與改正行動。
另外可以考慮 1996 年美國可靠度分析中心 (Reliability Analysis Center, RAC) 所出版的《產品可靠度藍圖》(Blueprints for Product Reliability) 中所提供的設計類、分析類、試驗類及其他等 38 種可靠度技法,其中設計類包括關鍵物品控制、關鍵物品識別、減額定(derating)、設計審查、環境特性、容錯、零件應用、零件選擇、供應者控制、及熱設計等 10 種;分析類包括配當、實驗設計、惰態分析、耐久性評鑑、失效模式效應與關鍵性分析、失效通報分析與改正行動系統、故障樹分析、有限元素分析、生命週期規劃、建模與模擬、零件停產、預估、修理策略、潛行線路分析、熱分析、轉換、最惡劣線路分析等 17 種;試驗類包括加速壽命試驗、環境應力篩選、生產可靠度接收試驗、可靠度展示/可靠度鑑定試驗、及可靠度成長試驗等 6 種 ;其他類包括標竿學習、統計過程控制、品質機能展開、市場調查、及檢驗等 5 種。其中試驗類 6 種方法已在 CSQ-STD-0004 《可靠度試驗工程與管理指導綱要》有相對應的內容,可將之排除。
除此之外,將根據國內過去多年對於可靠度方法的研究與應用,可進一步檢討適用但不在上述兩份主要參考資料中出現的項目,將一併檢討分析後納入本次擬訂之標準中。若要將 RAC 建議項目或其他項目納入,則可採集中放在附錄 B 的方式處理。
|
|